随着科技的迅猛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AI)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形机器人正慢慢的变成为未来十年中最具潜力的技术领域之一。根据浙商证券发布的《内外双驱,龙头启航——人形机器人行业2025年度策略报告》,我们大家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人形机器人不仅会在制造、服务等多个行业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还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形成期向扩张期过渡的关键阶段。报告说明,特斯拉Optimus已可通过单一神经网络学习多种技能,并计划在2025年进入有限生产阶段;英伟达则通过成立GEAR并入股Figure AI全面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华为也在深圳建立了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具身智能大脑等关键根技术。这些举措预示着人形机器人将在短期内迎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黄金时期。
预计到2030年,中美制造业及家政业的人形机器人需求将合计达到约203万台,市场规模接近3185亿元人民币。这表明,尽管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成本仍然较高,但随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的显现,其性价比优势将一天比一天突出,尤其是在劳动力短缺且人力成本昂贵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矩传感器、无框力矩电机等,它们的价值量占比均超过10%。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这些部件原有市场空间较小,但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放量增长,预计将带来较大弹性。例如,北特科技正在持续开发各型号丝杠零部件,并投资建设了行星滚柱丝杠研发生产基地;鸣志电器专注于空心杯电机的研发与生产,为实现高精度控制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外,减速器作为机器人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增长。绿的谐波等国内厂商已在该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随着国产化率的提升和技术壁垒的攻克,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将逐步摆脱对进口产品的依赖,逐步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竞争力。
除了传统的工业应用外,人形机器人还将在家庭护理、教育娱乐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以美国为例,由于“三明治一代”面临的巨大经济负担,对于可提供日常照护功能的人形机器人有着迫切的需求。根据预测,到2030年,美国家庭保健和个人护理助理领域的人形机器人需求将达到89.9万台。
在中国,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业同样面临巨大的用工缺口。人形机器人的引入不但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能为老年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如陪伴聊天、健康管理等,极大地提升了生活质量。
然而,人形机器人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中美贸易冲突可能对中国配套供应链厂商造成不利影响;其次,AI技术迭代没有到达预期也可能制约行业发展速度。此外,如何确保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性、隐私保护等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
面对上述风险,企业要加强研发技术投入,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政府则应出台有关政策法规,规范行业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还需关注人才教育培训,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一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2025年至2035年间,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又一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它不仅会重塑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还将开启全新的应用场景,引领人类步入智能化新时代。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洞察力,完全有能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弯道超车。让我们拭目以待,迎接一个由人形机器人主导的美好未来。
欢迎关注我的思想小站!在这里,将以AI为刃,剖析生活万象。从个人成长的感悟,到对人生意义的探寻,都汇聚成一篇篇随性杂谈,洞察世界、审视自我 。